返回 空间:穿成亡国公主后我搬空皇宫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
第168章 季清哲和李凌薇的幼时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妙.书.网]https://www.miaoshu.info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哪怕过了这么多年,每每想起,季清哲的心还是微微的抽痛。

    他拿着那块刻着蔷薇花的白玉佩,带着藏了十几年的约定去见她,得到的却是她绝情的话。

    并且,她完全不记得那块玉,更不记得和他的约定

    想到往来,季清哲的目光变得温柔又带着一丝悲伤,到现在,公主依旧不记得这块玉。

    “季相你身体不适,就在此多留一日,让炮营先行,其他人明天再拔营。”

    季清哲忙站起来拱手道:“岂能为臣耽误行军!公主放心,臣已经没事了。”

    李凌薇神情莫测,转身进入帐中,不多时拿出一大盒子白色的糖粉:

    “光喝灵露也不行,这是葡萄糖,你早晚冲水喝一杯。”

    半夏接过递给季清哲的亲卫,那亲卫左看右看,葡萄糖?葡萄在哪呢?

    几天后,当大军走出历阳,来到淮南道的边城,李凌薇的面色便凝重了起来。

    因为这时实在太荒凉了,路过的村落皆荒芜一人,小镇也一样,随处可见倒塌的房子,道路极为难行。

    大军不得不放慢速度,边修路边赶路。历来行军皆是如此,走到哪路修到哪,寨子搭到哪。

    只是龙游军习惯了大夏的路修的宽敞,初见这么荒芜的地方,还有些不适应。

    很快有当地的官员来请罪,说是之前赵将军路过时安排了人修路,只是因为百姓急着春播,他以为大军没这么快来。

    这路就修的慢了,还请女王勿怪,他这就找民工来修。

    李凌薇拒绝了:“春播要紧,路就由龙游军来修。”

    将士们忙着修路,因为要过战车,路就得修的结实,万一突然塌陷,那就更影响行军了。

    李凌薇趁机和季清哲一起去看百姓春播,沿路跟这地方官聊起,才知这个小县城因三年战乱,人口调零了八成!

    目前全县人口不到两万,之前寒冬时龙游民兵团长带物资来分发,百姓趁此机会聚拢,他所幸就将这些百姓全部留在县城附近。

    从新分配土地,别的地方只能任其荒芜:“人少,耕牛和农具也少,地种不过来。只能挑水源好的良田种。

    民兵团长准备将一些地用做军囤地,可现在是战时,军中也没闲暇来这偏远边城耕种。

    今年只怕有一半土地都要荒着,唉,下官实在急着!这新粮种也不缺,却因少人而无法多耕种。

    故而百姓日夜赶种,老女老少齐上阵,就为多播几亩田,秋来多收一点粮食,都是饿怕了啊!

    所以才耽误了修路。”

    李凌薇若有所思,江南道百姓多了,加上工坊盖的多,耕地都快不够用,而淮南道却因战事人口凋零,田地大多荒芜……

    是时候推行土地承包制了,但得把政策制定完善,否则一个监管不到位,又会催生出新的地主。

    好不容易把老‘地主’士族们打折了,再催生出新地主来,那时才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。

    可又不能让田地荒芜,也不能迁人口过来,江南道的大州城还缺人呢,哪里有人往这小边城迁?

    再想想连淮南道都这么缺人,变得跟漠北一样地广人稀,那山南道、陇右道,人肯定更少!

    莫天寅每封信都念叨着‘百八十里见不到一个人影子!听到狼嚎都觉得亲切。’看来也不是胡说的啊!

    摊丁入亩制和医疗的改良,都能提高人口,但得时间啊!孩子生下来养大也要十几年啊!

    待到了百姓耕作之地看,果然是男女老少齐上阵,不对,她可是亲眼看到几条大黄狗,口中叼着篮子跑来跑去的。这是连家里的狗都撵来干活了吗?

    小孩子直接坐在田地拔草根,这些草根对他们来说也是好东西,拿回家能当柴烧,现在天寒,柴多了就舍得烧了喝口热水。

    可是这些百姓身上的衣裳也太破旧了,几乎是补丁落补丁,个个都黄瘦的很。倒春寒还冷着,他们却都没穿鞋。

    孩子的脚都冻的红肿,耳朵也是冻的流黄水。有家里刚好送来朝食的,李凌薇看了一眼,都是糙米粥配咸菜。

    那些吃饭的百姓远远看到有‘大人物’过来,皆拘谨不已,吃也不是,不吃也不是。

    想送来孝敬大人物,又觉得自己的饭菜太差,不好意思。

    江南道孩子每天一个鸡蛋,在这里奢侈的吃食。

    别说鸡蛋,连鸡屎都被人捡回去埋肥。

    淮南道的百姓还不像江南道的百姓,熟悉女王,这里的百姓对她畏惧过多。

    到是有孩子大着胆子悄悄打量她,眼中尽是羡慕,不知是羡慕她的铠甲,还是羡慕她腰间的佩剑。

    她想朝孩子们笑一笑,可实在笑不出来。她后悔这个寒冬只顾想着战事,竟然没提前想到给淮南道的百姓谋生路。

    虽然在百姓看来,女王给他们分田地,发物资,不征徭役,已经是天大的恩赐。

    但李凌薇自己很清楚,她做的太少了,远远不够!如果她没把重心都放在战事上,而是分一点给这些可怜的百姓。

    他们的饭菜也能丰富一些,衣裳也能穿厚些,孩子也不会冻成这样还要在田里干活。

    “龙游的物资不是有衣裳吗?为何都穿的这么单薄?”

    那官员干笑两声:“那些衣裳太暖和,太好了。百姓都很爱惜,留着逢年过节时穿,这干农活哪里舍得穿出来!”

    又问道:“那饭菜呢?本王记得民兵团长有申报,援助口粮可是没少的。难道这里被漏了?”

    那官员生怕派到当地团长被误会贪污,忙道:“没有没有!王上给百姓的口粮,一斤没少全部落实到户。

    只是那些粮食百姓也舍不得吃,一斤糜子能换两斤糙米或豆菽,百姓都拿去跟商队换粮了。

    换过之后家里才能喝得起这样的稠粥啊!”

    李凌薇心中一叹,这还叫稠粥!上面一层水,下面一点米,江南道的赈灾粮,筷子插了不倒的那才叫稠粥。

    安慰自己,因为淮南道夺回来的时间太短!再等等,最多一年,这个情况肯定会转变!

    待回到军营吃午饭,看着桌上菜、肉、蛋,想到今天在田地里忙碌的孩子,她实在没胃口。

    把饭菜往前一推:“季相,本王想在此多留几日。”

    反正大丰京都的情况不明,还要等着宇文兄弟俩先干一仗,她现在到了大丰境地,反而不妥。

    不如大军就在边境休整,静待赵刚的消息。

    季清哲点头道:“臣也觉得大军可先休整,待京都的消息落实了,再进行下一步。

    另外,臣已经让人送了一些军粮给县令张平贵,由他分给当地百姓。此时,那些孩子应该都在吃鸡蛋。

    所以,王上莫忧心,吃点东西吧!”

第168章 季清哲和李凌薇的幼时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